01 中国“芯片之母”的前世今生
华大九天成立于2009年,其核心团队和业务在EDA领域有三十多年传承。2008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公布,华大九天在这一背景下诞生,并从国企剥离独立。那时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普遍用国外工具,因国外公司从上世纪开始深入高校推广。华大九天筚路蓝缕,以模拟电路工具奠定地位。其核心团队在上世纪90年代研发了中国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EDA工具“熊猫系统”。芯和半导体创始团队有国际背景,专注仿真、电路等领域,创始人曾供职于摩托罗拉、Cadence等大公司。从产业链角度看,双方合并算得上是强强互补。
02 EDA大鱼吃小鱼,不存在蛇吞象
国产EDA公司目前只有三家在A股上市,未上市的有80多家。大部分国内EDA公司收入刚过1000万大关,面临高昂运营成本,半数公司接近资金链断裂临界点。已上市的概伦电子和华大九天深谙并购之道,2023年,概伦电子收购福州芯智联,2024年,华大九天收购阿卡思控股权。半导体是高集中行业,产业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并购史,EDA领域更是如此,全球只有三家大型公司。并购是EDA工具乃至半导体产业的底色,市场规模有限是推动公司并购的底层逻辑。
03 海外巨头的并购“教科书”
EDA国际三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并购史。Synopsys自1986年成立以来发起了数十次并购。2024年1月9日,Cadence宣布完成对Invecas, Inc.的收购,同年10月,西门子收购工业软件公司Altair Engineering。今年1月16日,Synopsys宣布以350亿美元收购工业软件公司ANSYS。过去70年,全球半导体产业巨头通过并购实现持续增长,21世纪行业步入成熟期,胜者通吃成为常态。千禧年初期,半导体公司IPO减少,跨国并购步伐加快。2011年之后,半导体行业并购潮一浪高过一浪。
04 国产芯片的资本游戏
2017年以来,中美经济贸易摩擦聚焦高科技领域,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半导体公司海外并购设限,中国公司对海外半导体项目收购数量下降,国内并购呈现抬头之势。国内半导体并购常见项目类型是上市公司主导收购非上市公司,2024年上市公司主导的并购大量涌现,2025年第一季度就有20起左右。与海外并购相比,中国半导体产业并购成功率低,商业因素在其中占据主导。在各类并购交易中,收购剥离资产的成功率相对较高。中国公司收购欧美公司剥离的半导体资产,是提速发展的捷径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巨潮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2025年,中国芯片“第一战”为何打响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